作者:封帆/F3036024、Z0014660/
一德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
核心观点
工业硅全行业库存在2023年7月份开始下滑,主要由于多晶硅行业投产前的集中备货,多晶硅行业在经历6月份价格低迷企业检修减产的扰动下,进入8月份在利润修复的驱动下进入快速投产周期,企业提前备货造成工业硅现货市场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多晶硅行业消费增速大超预期。有机硅行业全年持续低迷难见好转迹象,行业轮流检修开工率难提升,新增产能更是一推再推,造成2023年对工业硅对消费零增长。虽然11月份仓单集中注销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工业硅企业暂无库存压力挺价惜售态度明显,现货价格短期难回落,需锚定行业库存转为累库方可做空工业硅。进入11月份后西南地区电价抬升,成本支撑抬高,预计期货底部支撑价格为13500元/吨。
报告正文
进入3季度工业硅在6月初下跌寻底12300元/吨后结束了长期下跌走势开始转头上涨,并在9月份进入加速上涨阶段超过15000元/吨,涨幅达到22%。价格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盘面价格跌至西南地区丰水期553#生产完全成本线,进一步做空性价比减少;
②替代交割品421#的卖交割无风险利润使得期现商积极涌入采购,原本需要在现货市场流通的货物变成交易所仓单死库存,工业硅厂库存压力减少,大厂提价拉动现货价格;
③工厂生产421#卖给期现商的利润更高,因此有条件的工厂尽可能生产可交割421#,造成现货市场其他牌号结构性供应紧张,现货价格上涨;
④多晶硅厂如期投产并进行原料端的提前采购备货,消费端环比修复。
消费方面,多晶硅行业如预期投产贡献消费增量,光伏装机量维持告诉增长,硅片价格的上涨拉动硅料价格触底反弹,致密料从6月底6.2万元/吨上涨至目前8万元/吨,多晶硅新增产能如期投产释放。不过当下下游硅片价格出现松动,但尚未负反馈至硅料价格。2023年有机硅行业未能在消费旺季出现修复行情,行业自2022年9月份开始进入亏损模式始终未能扭转,虽然9月中旬在成本上行的助推下以及龙头企业率先提价的双重引领下有机硅市场价格短期大幅度上行,但行业亏损的情况并未扭转,且价格的短期上行仍需考验下游的接受度,持续性有待观察。铝合金行业保持相对平稳。
2.1 价格上涨刺激企业快速复产
据百川数据统计2023年1-8月份中国工业硅产量227.3万吨(不包含97硅和再生硅),累计同比增长7.5%,SMM统计97硅+再生硅1-8月份总产量31.3万吨。6月份工业硅盘面价格仍处于持续下跌状态下,虽然西南地区已经进入丰水期电价开始下滑,但西南地区企业开工积极性并不高,随后龙头意外规模性减产检修,造成6月份持续下滑。不过龙头企业规模性的减产扭转了供应过剩的格局,随后市场情绪恢复资金涌入硅价开始上涨,硅厂利润修复进而积极复产,截至9月下旬全国开炉数385台,比6月初增加了超100台(龙头减产目前尚未恢复),云南和四川地区复产应复尽复,随着企业利润的持续修复,非主流生产地硅厂也在进行积极的复产。
据统计2023年3季度开始并将延续到4季度的投产规划总计有106.5万吨,不过其中50万吨新增产能项目很大概率延期至2024年投产,因此4季度大概率新投产产能10万吨左右,全年预计产量360万吨,同比增长9.8%。
2.2 硅煤价格推动成本上移
截止9月底新疆地区生产成本约13200元/吨,云南地区生产成本13800元/吨左右,四川地区421#成本约13700元/吨。整个2季度西南地区处于丰水期,电价处于全年最低水平,加上2季度前期随着石油焦、硅煤和电极价格的全方位下滑,工业硅生产成本回落企业利润扩大。但进入9月下旬,随着硅煤价格的上涨,生产成本有所抬升,但现货市场价格上涨幅度更大,行业利润依旧处于扩张期间,截至9月底主流地区生产完全成本利润超1500元/吨。
从今年四川和云南地区降水情况来看,虽然好于去年但与历史同期水平比依旧存有差距,因此四川地区10月份可能将执行平水期电价,电价将有所上调。此外8月份四川地区大运会影响以及居民用电的增加,造成当地工业硅企业被迫配备火电比例有所提高。目前四川地区执行电价约0.4-0.45元/度,枯水期将上调至0.6元/度,在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将上调至15500元/吨左右。
2023年云南四川地区降水量虽不及往年同期水平,但水库蓄水情况较往年有明显好转,因此2023年枯水期,西南地区大概率不会出现因电力供应问题而造成的被迫减产,只会出现因亏损问题造成的主动减产。
3.1 有机硅行业持续亏损
据百川统计2023年1-9月份中国DMC产量131万吨,累计同比增长0.6%,增速明显下滑,主要受制于行业生产利润影响,从2022年9月份开始有机硅行业开始进入亏损泥沼中难以自拔,9月初亏损最为严重达到完全成本亏损超2000元/吨。随后行业龙头企业主动上调报价1000元/吨,其他厂跟随提高报价,但消费的低迷使得下游企业接受乏力,高价格只持续了一周,随后大厂再次下调报价400元/吨。
从百川周度产量统计数据来看,目前行业整体开工率74%,与2季度相比虽有明显提升,但放在历史的长河里依旧属于较低水平。3季度开工率的增长一方面为了保证长期客户需求,另一方面摊平财务等其他成本,并非消费的扩张利润的修复,有机硅现货价格持续低迷,在原料工业硅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前提下,行业利润难以看到扭转的迹象。
1-8月份有机硅净出口19.5万吨,同比下滑28.8%,8月净出口数据同比转正,但难以扭转整体消费的颓势,预计2023年有机硅净出口量3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17%。
据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唯有合盛鄯善3期项目投产,其余项目均有推迟,从目前统计来看4季度有希望的新增产能共计47.5万吨,不过实际投产情况大概率继续推迟到2024年。
预计2023年全年有机硅产量170万吨,与2022年基本持平,远低于前期预期的200万吨。
3.2 多晶硅投产超预期
据SMM统计2023年1-8月份中国多晶硅产量9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98%,多晶硅致密料从年初23万元/吨跌至7月份最低点6.2万元/吨后,随着光伏装机持续超预期,组件电池片等下游的积极生产,硅料价格又回升至8.1万/吨,行业利润从37%回升至60%,多晶硅行业在3季度投产积极性重新恢复。据统计2023年8-9月中国多晶硅新增产能52万吨,4季度产量持续释放,4季度大概率新增产能22.5万吨,不过4季度新增产能对2023年产量贡献有限。预计2023年国内多晶硅产量145万吨,同比增长77.5%,对应工业硅消费量178万吨,消费比2022年增量73万吨。
3.3 铝合金平稳运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1-8月份中国铝合金产量928.7万吨,同比增长19%,预计2023年全年中国铝合金产量1400万吨,同比增长14.9%,对工业硅消费贡献量为65万吨。铝合金最主要消费终端为汽车及地产行业,地产方面,房屋竣工面积43726万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长19.2%,地产竣工数据的高增速维持的强度和周期超过市场预期,综合预估2023年地产竣工同比增速可达到10%;汽车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1-8月份中国汽车产量1822.5万辆,同比增长7.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43.4万辆,同比增长37%,传统汽车产量1279.1万辆,同比减少1.6%。在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期以及汽车下乡等政策的拉动下,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的蓬勃朝气的共同作用下,汽车行业产销上半年表现强势,进入3季度随着2022年产销基数的修复汽车产量的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消费韧性犹在,4季度汽车行业消费无需担忧。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产量2900万辆,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00万辆,同比增长27.6%,传统车产量2000万辆同比基本持平。
3.4 工业硅出口市场保持平稳
据海关统计2023年1-8月份中国工业硅累计净出口36.9万吨,同比减少13.7%,出口下滑幅度仍在扩大,乐观预计全年净出口量55万吨,同比减少9.7%。
工业硅全行业库存在2023年7月份开始下滑,主要由于多晶硅行业投产前的集中备货,多晶硅行业在经历6月份价格低迷企业检修减产的扰动下,进入8月份在利润修复的驱动下进入快速投产周期,企业提前备货造成工业硅现货市场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多晶硅行业消费增速大超预期。有机硅行业全年持续低迷难见好转迹象,行业轮流检修开工率难提升,新增产能更是一推再推,造成2023年对工业硅对消费零增长。虽然11月份仓单集中注销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工业硅企业暂无库存压力挺价惜售态度明显,现货价格短期难回落,长现需锚定行业库存转为累库才可做空工业硅。进入11月份后西南地区电价抬升,成本支撑抬高,预计期货底部支撑价格为13500元/吨。
2023年上半年因成本问题导致工业硅厂开工积极性不高,四川地区上半年普遍处于停产状态,下半年才陆续开工,预计工业硅产量360万吨,同比增长9.8%,2023年工业硅净出口预估55万吨,多晶硅消费178万吨,有机硅行业预估消费量100万吨,合金行业消费量65万吨,全年国内消费353万吨,增速26.6%,全年紧缺2.3万吨,多晶硅行业快速投产拉动消费。
编辑:王琰
审核:王伟伟/F0257412、Z0001897/
复核:何牧
报告制作日期:2023年9月28日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8号
本研究报告由一德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德期货”)编制,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8号)。
本研究报告由一德期货向其服务对象提供,无意针对或打算违反任何国家、地区或其它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未经一德期货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引用、转载、发送、传播或复制本报告。
本报告所载内容及观点基于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信息或实地调研资料,仅反映本报告作者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但一德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且一德期货不保证这些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中的信息以及所表达意见,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一德期货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作出任何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服务对象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一德期货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